id卡 id卡全称为身份识别卡(identification card),是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, 含固定的编号,主要有台湾syris的em格式、美国hidmotorola等各类id 卡。id卡与磁卡一样,都仅仅使用了“卡的号码”而已,卡内除了卡号外,无任 何保密功能,其“卡号”是公开、裸露的。所以说id卡就是“感应式磁卡”。 iso 标准id卡的规格为:85.6x54x0.80±0.04mm(高/宽/厚),市场上也存在一些 厚、薄卡或异型卡。 工作原理: 系统由卡、读卡器和后台控制器组成。工作过程如下:1、读卡器将载波信号 经天线向外发送,载波频率为125khz(thrc12)2、id卡进入读卡器的工作 区域后,由卡中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接收读卡器发射的载波信号, 卡中芯片的射频接口模块由此信号产生出电源电压、复位信号及系统时钟,使 芯片“激活”;3、芯片读取控制模块将存储器中的数据经调相编码后调制在载波 上,经卡内天线回送给读卡器;4、读卡器对接收到的卡回送信号进行解调、解 码后送至后台计算机;5、后台计算机根据卡号的合法性,针对不同应用做出相 应的处理和控制。 特点信息: 载波频率为125khz(thrc12)或13.56mhz(thrc13); 卡向读卡器传送数 据的调制方式为加载调幅;卡内数据编码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bpsk相移键控方 式;卡向读卡器数据传送速率为3.9kbps(thrc12)或6.62kbps(thrc13); 数据存储采用eeprom,数据保存时间超过10年;数据存储容量共64位,包括制 造商、发行商和用户代码;卡号在封卡前写入后不可再更改,确保卡号的唯 一性和安全性; 应用介绍: id卡在弱电系统中一般作为门禁或停车场系统的使用者身份识别,由于其无须内置 电源,使用时无接触且寿命长,因此在弱电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。id卡的出现基本 上淘汰了早期的磁卡或接触式ic卡。但由于id卡不可写入用户数据,其记录内容仅 限卡号只可由芯片厂一次性写入,开发商只可读出卡号加以利用,无法根据系统的 实际需要制订新的号码管理制度。同时由于id卡卡内无内容,故其卡片持有者的权 限、系统功能操作要完全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平台数据库的支持。另外,现在行业内 的基本共识是id卡不适合做成一卡通,也不合适做消费系统。id卡不能做消费的Zui 大原因是“信用”问题。因id卡无秘钥安全认证机制,且不能写卡,所以消费数据和 金额只能全部存在电脑的数据库内,而电脑是靠人员来管理的,从道理上及机制上 完全存在作弊空间,另外,万一因电脑问题而导致消费数据丢失,则将出现灾难性 后果。因此,要使消费者认同小区管理的id卡的性(即信用)是不可能的,太 多的金钱纠纷只能使id卡消费系统无法使用。 主要芯片: id卡主要产品芯片有:mifare utralight ic u1、mifare desfire 4k;legic mim256 ; fm11rf08;;st sr176、srix4k;i·code 1、 i·code 2;tag-it hf-i、tag-it th-cb1a;temic e5551;atmel t5557、atmel t5567、atmel at88rf256-12 ; hitag1、 hitag 2;μem em4100、em 4102、 em4069、em4150;tk4100;insi de 2k、inside 16k等。 |